業界專家:汽車電子將成為複雜的日用品 Issue date:2010-02-24 │ Source:電子工程專輯

在世界各國對汽油燃料排放量的限制日益嚴苛的趨勢下,到底哪一種汽車引擎技術符合法規要求的同時,又能讓移動需求得到最大的滿足?

以上這個問題目前在汽車產業界討論熱烈,保守派認為傳統內燃機引擎仍有很大空間能取得效能的提升、也能顯著降低廢氣排放,其他人則是支持革命性的「零排放」、也就是採用電子引擎的車輛。在一場於德國慕尼黑舉行、探討汽車電子的歐洲論壇(Euroforum)研討會上,雙方陣營針對接下來五年內可能發生的狀況各抒己見。

對那些得滿足現實車廠需求的一線汽車零組件供應商來說,必須要同時採取保守與積極的作為;對這些廠商來說,雖然他們的業務仍以設計、銷售汽車電子系統至現有的內燃機引擎車輛市場為大宗,也須時時注意沒有錯失未來的商機。

但傳統車輛市場的規模,現在看來還是比電動車市場大得許多;「現在投資一筆錢在內燃機引擎技術升級上的成本效益,會比發展混合動力或是全電動車概念好得多。」一線汽車零組件供應商Magna International的車輛與傳動系統業務營運長Herbert Demel表示。

而無論如何,能源使用效益仍扮演著技術創新的主要推手;透過將輔助裝置陸續「電子化」,能顯著改善整體車輛的能源使用效益,有專家估計改善提升幅度在20%~30%之間。

在這場研討會上關於「內燃機引擎vs.電子引擎」的討論中,來自德國汽車產業的代表,明顯地又在態度上比來自遠東的同業保守許多;雖然德國車廠已經儘可能提出最佳的電動車發展藍圖,部分日本車廠則早已搶先一步將電動車量產、推向大眾市場。

Nissan International的業務開發經理Florian Wunsch即表示:「電動車輛是可負擔得起、也可生產的;」該日本車廠已經預定在2012年於全球市場推出一款中階電動車。

由於昂貴的鋰離子電池仍然代表著高價值,業界也在討論可從消費者端隱藏電池的成本,並因此加速電動車的市場滲透率發展;例如Nissan的Wunsch認為,車用電池不一定只能跟著電動車一起銷售,也可以租給車主,如此車商就能將電池成本排除在車價之外,避免電動車的高售價讓消費者卻步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