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勢造就英雄 混合動力車型依舊佔據上風 Issue date:2011-05-03 │ Source:中國經濟網

此次上海車展,混合動力壓倒純電動車,再次佔得了上風。有三個細節可以佐證這一觀點:一是福特第一次在國內公佈其新能源戰略,預計到2020年,新能源車佔到其總銷量的20%~25%,其中,“混合動力車至少佔到70%”。二是在“電池技術何時能夠取得突破”這一問題上,賓士總裁蔡澈足足猶豫了一分鐘,才開口回答,而且沒給出確切的時間表。三是各個展臺上的電動車依舊是處於概念階段,但混合動力車型則逐步量產,本田最為明顯,一口氣導入三款混合動力車型,分別是飛度混合動力、INSIGHT以及CRZ,雖都是進口,但國產只是時間早晚。

  筆者認為,混合動力車型佔上風是正確的,也合乎潮流發展;不是電動車不行,而是至少十年內,電動車還不能批量生產,即便生產,也是用於實驗、示範運行等。這也給國內本土品牌提個醒,別再搞電動車了,再搞,只能是浪費錢。誠然,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稀土擁有國,而稀土是製造電池最重要原料;但原料不等於產品,更不等同於技術革新。目前最新的電池技術不是掌握在車企手中,而是掌握在電池廠、化學廠手裏。賓士與比亞迪合作,更看重其“電池廠”的身份。

  用“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”來形容全球電動車目前面臨的形勢再恰當不過,“東風”指的就是電池,這“東風”何時會來,誰都不知道,汽車企業控制不了,有可能是五年,也有可能是五十年,又或者永遠不來。

  電池技術突破沒有時間表的另外一面是:石油不會那麼快用光。石油總有一日會被用光,這是毫無疑問的,有說100年,也有說50年,更有毛骨悚然的預測是20年。但不少汽車業內人士對此嗤之以鼻,在他們看來,石油還遠比想像中的要多,本世紀基本不用為石油發愁。他們這一看法不無道理,石油公司都會留一手,隱瞞或私藏一些石油儲量,吊高來買;再就是美國,在過去,美國一直在用其他國家的石油,自己本土和近海的石油一直沒有動用過,美國尚且如此,其他國家也不例外。石油短時間不會用完,混合動力車型就能大派用場,它的燃油經濟性優於傳統內燃機,對電池依賴又不像純電動車那麼高。所以,混合動力贏得競爭,成為趨勢,是理所當然。

相關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