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個月,特斯拉首席技術長 JB Straubel 在墨西哥舉辦的企業家高峰論壇( National Entrepreneur Week)上發表了演講,對特斯拉電池技術的改進進行了詳細介紹。Straubel 稱,特斯拉 Model 3 電池的能量密度(energy density)比 Model S 提升了 30 % 。
以往在談及特斯拉超級工廠 Gigafactory 生產的電池時,該公司的高層總會提到 30% 這一數字,但他們指的大多數和成本有關,而不是針對電池的能量密度。
而在本次 Straubel 的演講中,他將成本和電池能量密度直接聯繫起來:
「事實上,當你在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的同時也降低了電池成本。一般來說我們所定義的成本指的是電池中的原材料。因此,如果想要降低成本,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原材料,增加能量密度。這是一個關鍵,對我們的研發工作非常有利,而且這也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情況。」
對此,Straubel 用下面這張幻燈片做出了解釋:

「特斯拉目前並不需要在電池上做出重大突破,只要對它進行一些改進就足以帶來重要影響。我們電池的各項性能每年都在穩步提升──對於給定儲存能量的電池每年能夠提升接近 5% 的能量密度,這是特斯拉關心的一個重要數據。從第一款 Roadster 跑車到 Model S,我們的電池能量密度已提升了將近 40 %,而 Model 3 又將提升 30% ,這些成果都是源自於我們的不斷改進。」
其實,在特斯拉近期發表的其他產品中,雷鋒網也能夠看出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所帶來的影響。特斯拉 Powerwall 2 和 Powerpack 2 都在電池組級別中擁有較高的能量密度。
特斯拉 Powerpack 2 就是個很好的例子。第一代 Powerpack AC 重達 1,720 公斤,能量容量 95kWh,電池組能量密度為 55Wh/kg。新一代 Powerpack 2 重 1,622 公斤 ,能量容量 210kWh,其電池組等級能量密度為 130Wh/kg。僅僅用了一年時間,電池組能量密度就提高了136%。當然,對於像 Powerpack 這種固定型儲能系統,成本是比重量更重要的因素,然而就像 Straubel 所言,在特斯拉電池技術的發展中,能量密度和成本有著分不開的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