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技術讓廢棄鋰電池再生,電池材料回收率已達 80% Issue date:2019-03-26 │ Source:科技新報

隨著 3C 產品與電動車蓬勃發展,近年鋰離子電池需求量與日俱增,但隨之而來的電池回收問題也不容忽視,對此,芬蘭再生能源公司 Fortum 已透過全新回收技術,成功將電動車電池材料回收率從 50% 提高到 80%。​

 

根據國際能源署(IEA)先前預測,2030 年全球路上電動車數量將會從 300 萬增加到 1.25 億,與此同時廢棄鋰電池也會逐年增加,加拿大電池回收公司 Li-Cycle 便指出,隨著電動車購買量逐年攀升,2030 年將產生 1,100 萬噸廢棄鋰電池。

不過危機也是轉機,鋰離子電池回收市場也同時水漲船高,將從目前的 170 萬歐元,在幾年內提高至逾 200 億歐元,也有廠商瞄準鋰電池回收商機,致力從廢棄物挖掘賺大錢的機會。

就好比芬蘭公司 Fortum 已運用新型鋰電池回收技術,透過二氧化碳濕法冶金(hydrometallurgy,也被稱為水冶金)技術從電池中回收鈷、鋰、錳和鎳等電池重要金屬,讓其他電池製造商可重新使用這些二次金屬。

現今鋰電池回收技術分為乾式處理(火法冶煉)與濕式的濕法冶金兩大類,主要是分離陰極的鋰、鈷、鎳、錳等金屬,其中濕法冶金是以溶劑從礦石、精礦或廢棄材料分離金屬的方法,透過材料與溶液的化學反應等,浸濾出可用的金屬,最後再分離與收集金屬材料。

而 Fortum 的濕法冶金技術是由芬蘭公司 CrisolteQ 研發,首先會採用機械加工,將電池中的塑膠、銅與鋁分離,之後再透過濕法冶金分離電池中的貴金屬。目前該公司已成功將電池材料回收率從 50% 提高到 80%,降低未來鋰、鈷等核心元素產量吃緊風險之餘,還可以避免廢棄電池污染環境等問題。

Fortum 回收與廢棄物部門副總裁 Kalle Saarimaa 表示,嚴格來說循環經濟即代表著:讓金屬或材料再次回到原本待的位置,因此團隊在討論如何回收電池時,基本上都希望廢棄電池零件可循環利用、返回至新電池中。

目前鋰電池回收技術頗有成效,只不過各國的鋰電池回收率相當低,像是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(CSIRO)先前指出,澳州每年產生 3,300 噸廢棄鋰離子電池,但電池回收率僅有 2%,剩下價值約 8.13 億到 30 億澳元廢棄電池處理方式都是將丟入掩埋場;美國回收率也低於 5%,當地專家更把鋰電池製造與回收問題列為「國安問題」。

對此,各地專家已呼籲希望政府與消費者重視電池回收的問題,盼能建立電池回收機制與廣設廢棄電子產品或電池據點,不讓廢棄電池造成金屬浪費與環境污染。

(首圖來源:Fortum